週三小喵特地打電話給老爺交待他別跑去吃薑母鴨
因為考日檢那周都吃外食這禮拜想要好好補償他一下
當然寒流冷氣團一波波的來挨拶也是讓我想煮頓好料的主因啦
根據我家MoMo媽的版本光是煮肉的油就又可以分成黑麻油與苦茶油兩款
若是在夏天,MoMo媽就直接用苦茶油烹調~~小補一下又不會上火
大冷天的當然就是用黑麻油啦(我用的是北港出品的純正麻油<<---品質有保證)
藥材與米酒
左上邊的藥包是喵我到X聯去敗回來的,正巧它也在做特價~~一大包105元
其他的藥材使用量分別是:老薑半斤+紅棗8-10顆(另有一說用黑棗更好)
米酒兩瓶(實際我只用1瓶半~~怕昏醉過去,我對酒類沒輒)
補:我的打算是半隻鴨搭配半斤老薑
調味只需要鹽
一到冬天老薑就是我家廚房不可或缺的辛香料,大約都會買個1.2斤備用
紅棗/當歸/黃耆甚至參鬚類的中藥材都是跟老媽A來的常備品(記得一定要冷藏嘿)
然後來分享一下挑選老薑的小常識吧(其實常買就會都知道了)
注意看照片裡的老薑是不是有一節一節的?
只要間距越寬就表是薑齡越老喔
再有薑也有本土產與進口
購買時可以注意看一下有無帶土,有土的90%是本地產~~夠辛辣!且薑的色澤會相當鮮黃
如果買到的薑看起來溼溼的,記得要從袋子裡拿出來擺到通風處
這樣可以保存更久又不會發霉(這個冬天雨實在太多了一點)
最後是如何在沒有厚背菜刀的情況下拍碎薑
喵我用上面的厚底白磁盤來壓碎薑效果挺不賴的說
只要先把薑斜切約3公分大小然後在上面擺盤子下壓就可以輕鬆的壓碎薑
這個方法不會像用菜刀拍碎那樣汁液或薑屑濺得到處都是
現在來介紹這個我覺得很棒的藥包(有空要來去X聯掃這好貨~趁它還在特價)
貨架上有燒酒雞/四物湯/XO@#$不少選擇
想了好一會兒喵我買了這款十全大補湯,理由是"補起來夠力"+"藥香更豐富"
據我所知各家中藥房的"八珍湯"or"十全大補湯"的配方多少會有一點不一樣
前幾年我剛從職場退役時為了調理身體去中藥店買的十全大補湯煮出來的味道就跟這個不同
這是剛拆封的藥包內容物
想到前陣子報導提及茶包不耐熱的新聞+我想把藥材洗一洗,我就把袋子拆了~~~~
對照一下袋裝說明藥材共有:
參鬚/淮山/川芎(讀音如窮)/當歸/熟地/白芍/紅棗/甘草/青耆/桂枝/枸杞
雖然藥材看起來比我預期的要乾淨,不過我還是拿出網篩把藥材放進去用水洗了兩次
準備一只深鍋裝6成滿的水煮開後把藥材倒下去用小火熬,時間是40分鐘
煮好的藥湯用網篩把藥材都撈起放到另一各鍋子加水續熬~~才不會浪費又可以加湯
利用熬湯的空檔來烹調鴨肉與做其他食材的清洗工作
其他的食材有(由前至後)
前:新鮮香菇數朵(每朵對切)/手工貢丸/米血/傳統豆腐
後:豆苗一大把/金針菇一包/高麗菜(1/4顆)
本來還想把豆腐先煎過再下鍋,但時間不夠作罷
那個米血是正港的米與禽畜血做成的,一大塊$50元ㄟ
裡頭最便宜的是豆腐10元,最貴的是那丸子半斤就要75元(大約15顆吧)
今年高麗菜非常的"高貴",平地產的一斤叫價30元高山的要50元
以致於我到現在都沒辦法包水餃 ;> <;
這邊是半隻母鴨肉
鴨肉價格會因公母性別不同有差異,公鴨因為肉就較多會貴一些
考慮到我們只是想喝湯補一下所以買了母鴨
*在流動的水下清洗/檢查剁塊的鴨肉~~看看有無未除淨的雜毛
現在要進入主題啦(終於 )
倒2大匙麻油入鍋加熱(鴨肉本身挺肥的所以油量要斟酌使用)
先把壓碎的薑爆香後撈起來備用
接著將瀝乾水份的鴨肉放到鍋裡炒到肉變色(如圖)
等肉炒好後把薑再倒回來開大火,將一瓶半的米酒豪邁的倒下來吧
開大火煮沸後
將炒鍋所有的食材都移到之前裝藥湯的大鍋裡
加入香菇+豆腐後用小火熬30分鐘
要開動前的5分鐘把貢丸+米血放進來煮熟
將~~~~~
這就是我們星期五的晚餐
煮好的薑母鴨香噴噴
老爺剛到家在客廳聞到味道就大喊好香
給大家看一下煮好的料
我用炒肉的鍋子倒熬好的湯煮金針等青菜
這一碗是老爺的愛
這樣才不會讓薑母鴨湯走味咩
鹿港的紅麵線用清水徹底沖洗過後用湯悶煮,就是主食啦
倒也不是第一次煮薑母鴨
不過這次煮的可以說是最好吃的一次了
結算了食材費約六百元出頭
乍看之下似乎比到薑母鴨專賣店去吃還要貴
其實不然喔
因為煮這一鍋(次)的量可以餵飽5~6個人呢
以人頭數換算外食的開銷沒有一千元是打不平的吧
拜這鍋好湯所賜
小喵我寒冬難眠的體質這幾天都很好睡
老爺更是老喊好像不太冷
大家有空也來做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