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世界五大熱帶經濟作物是哪五大嗎?

Ans:咖啡菸草蔗糖可可橡膠,

目前除了橡膠可可外前3項都(曾)是台灣農業史上重要的經濟作物.

例如捧油們最熟悉的咖啡,

最早在日治時期引進台灣種植,

目前台灣各地種有咖啡樹的庭園幾乎都是日治時期所遺留;

再如甘蔗也在日人有心為之的情況下,

一度是台灣20世紀前期對外出口的最重要輸出.

(同一時期還有鹿皮等皮革製品).

至於美濃菸草/嘉義菸廠對於六年後以下的捧油們而言,

更是陌生多過於熟悉的夕陽農作.

不過隨著台灣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商社會,

蔗糖/咖啡/菸草等農作物漸漸從台灣經濟史上失去舞台 ,

一直到近10年來政府倡導國內觀光旅遊/發展地方特色 ,

咖啡才重新受到國人矚目.

目前台灣種有大片咖啡樹的區域有:

南投縣國姓鄉/雲林縣古坑鄉/嘉義縣梅山鄉等區域.

其中以梅山段的栽培面積最為廣大.

 

咖啡對小喵來說是每天生活中的必須品,

我每天沖泡的咖啡豆均來自於國外.

不是小喵不給台灣農產品捧場,

台灣自產的咖啡豆價格貴得令人咋舌傻眼,

而且是否真正百分百國產實在真假難辨!

價格比國際咖啡豆高出許多但品質不見得有超越之,

小喵既不想為難自己的舌頭更不想對不起辛苦賺錢的老爺.

雖然不欣賞但不代表我不支持,

以下的這篇報導充分說出小喵對台灣咖啡的擔憂與期許,

希望政府/農民能彼此互為犄角共同為台灣咖啡策畫出永續經營的方案

讓台灣咖啡有朝一日成為台灣之光.

 

巧克力人人愛吃,您知道巧克力的主要原料嗎?

認識可可豆:

可可樹

剛採收的可可果實

烘焙完成的可可豆

可可來自可可樹這種熱帶植物,只在炎熱的氣候下成長。生長環境被限定在赤道南北各二十個緯度間。以有肥沃的土壤條件和精心的耕作,可可樹方能在充足的陽光下成長。可可種植園(人工種植下的可可樹)通常位於谷地或沿海平原,必須有均勻分佈的降雨量和肥沃、排水通暢的土地。

經過修剪和精心培植,大多數種類的可可樹會在第五年開始結果。如果予以最好的護理,一些樹種甚至在第三和第四年就有好的收成。 可可樹的預計壽命仍在猜測中。一般認為二十五年後,一棵可可樹的經濟作用就可能被認為到了終點,這時就適於重新種植年輕的可可樹來取代它。可可樹全年都結果(或豆莢),而收穫卻通常是季節性的。

 可可樹很脆弱/根基很淺,工人不能爬上去摘高處枝上的豆莢。 工人以長把、手形鋼刀。鋼刀是為了夠到并剪下最高的豆莢。隨身攜帶的大彎刀則被用來採摘長在低枝幹上豆莢。

收集者會同採摘者一同工作,將豆莢收集到籃中並運到田地的邊上。在那裏將豆莢破碎。如果方法得當,只要揮舞一兩下大彎刀就可以劈開豆莢的木質外殼。一個訓練有素的破碎者每小時能夠劈開五百個豆莢。 一個豆莢裏約有20到50粒乳白色的可可豆,一個普通豆莢中經過乾燥的可可豆不到58克重,確切地說製造1磅巧克力需用400粒可可豆。

可可豆與我們所熟悉的最終產品還是有很大差別。乳白色的可可豆暴露在空氣中,很快就變成了淡紫色或紫色。從豆莢中取出的可可豆或種子被裝進盒子或堆積起來包裝。包裹著可可豆的是一層開始升溫和發酵的果肉。發酵持續三到九天,去除了可可的苦味,並產生出具有巧克力特點的原料。發酵是可可豆中所含糖分轉化為酸—主要是乳酸和醋酸的簡單過程。

發酵過程導致可可豆溫度升到125華氏度,殺死了其中的細菌,並激活了存在著的酵素,形成當烘烤可可豆時產生巧克力味道的混合物。最後的結果是生成了深棕色的經過充分發酵的可可豆,可準備進入乾燥過程。

乾燥是保存可可豆的最佳方法,有些國家乾燥工序十分簡單:只是把可可豆鋪在盤上或竹墊上,然後將它們放在陽光下曬烤。當潮濕的天氣干擾了這種乾燥法時,人工方法才得以應用。例如,可可豆可能被帶進室內,在熱氣管下乾燥。

如果有良好的天氣,乾燥過程通常需要幾天。在這個間隙,農人經常翻動可可豆。他們利用這一機會挑選外運的可可豆,並將扁平、破碎或發芽的可可豆揀出來。在乾燥中,可可豆會失去幾乎所有的水分和超過一半的重量。

可可豆干燥後,就準備以每袋130到200磅裝運了。它們很少被存入倉庫,除非要等待買主檢查的裝運中心。

 

以上資料: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qkl/1095911.htm

您也可以到這個網站:就愛吃巧克力去逛


〔自由時報記者詹士弘/古坑報導〕

台灣咖啡已成雲林縣古坑鄉重要產業,但台灣咖啡價格高,品質卻一般,未來發展前景堪憂;咖啡達人柯立夫表示,台灣不論在土質、氣候都不適合咖啡種植,但因產業已經形成,不可輕言放棄,朝莊園化、精緻化咖啡發展,參加國際認證,才有生存空間。

台灣在1942年時,咖啡種植面積曾超過1000公頃,當時是遠東地區第一大的咖啡生產基地,近幾年在古坑鄉公所努力推廣,古坑鄉台灣咖啡種植面積已近百公頃,咖啡豆產量年年增加,贏得台灣「咖啡原鄉」的美稱。

專家促改革 拚永續經營:早年從事咖啡生豆進口事業,對咖啡種植、品味、鑑定已達國際水平,目前擔任古坑鄉公所咖啡專業顧問的咖啡達人柯立夫,對台灣咖啡未來發展,憂心忡忡,認為台灣咖啡目前價格太高,又沒進行分級評鑑,如不思改革,未來發展堪憂。

柯立夫指出,台灣目前種植的咖啡,都是日治時期引進的阿拉比卡樹種,年代已超過60年,樹種已經弱化,亟需引進新品種,另咖啡適合種植的土壤不能太酸,PH值必須高於5.5,但台灣土質多在PH3.5以下,甚至只有2.9,需要土質改良,其次,咖啡不能忍受32度以上的高溫及強風,但台灣長年高溫,又有颱風,所以並不適合種植咖啡。

朝向精緻化 爭國際認證:柯立夫強調,台灣咖啡品質不差,但並非世界一流,口感溫和,不酸、不澀、不苦,但後韻短,沒有獨特風格,是其缺點,惟並非完全沒有改善的機會,透過種植技巧,改良土質,還是能有效提升台灣咖啡的特色及品質。

柯立夫表示,藍山咖啡是世界公認的頂級咖啡,但並非所有藍山產的咖啡,都能賣到頂級價格,好咖啡多存在少數幾個莊園,台灣咖啡要發展須放棄「粗放」的種植模式,要朝咖啡莊園發展,提高種植技巧,培養自己的發酵及烘培技術,最後咖啡豆還要送國際評鑑認定,如此才能真正獲市場認可,才能永續發展。


 

 更新日期:2010/10/21 10:07 聯合新聞網記者翁禎霞/屏東縣報導

愛吃巧克力的民眾有更多選擇了!除了進口巧克力,台灣本土巧克力也上市。屏東縣內埔鄉農民邱銘松在台大研究團隊協助之下,成功種植可可製成「台版巧克力」,他說,他不敢稱自己是第一人,只是在這個產業畫了一條起跑線。

屏東縣政府昨天為邱銘松舉行產品發表會,縣長曹啟鴻品嘗之後讚不絕口說「香濃、好吃」;內埔地區農會總幹事李欽煌說,如果可可產業成功,可以取代檳榔 成為「綠金」。

五十八歲的邱銘松原本種咖啡,七年前嘗試引進同樣適合熱帶的可可,試後的心得是「沒想到這東西很龜毛,很好玩,但很難搞」。他說,早在民國五十六年屏東南州就有人引進可可種植,但無法製成巧克力,他起步時,拜訪當初種植的農民,再找適合土地,七年來可可樹被颱風吹倒不下十次,「扶起來再種」;如今可可樹面積一點五公頃,產量年年增加,今年可收成七百公斤。

「種可可簡單,做巧克力就難了,」他說,可可油脂完全與副原料融合的加工技術,一直很難突破,「曾經倒掉三百公斤巧克力漿」,試過無數種本地香料;後來經台大農發系副教授蘇南維研究團隊指導,終於突破技術,「現在除了少數乳製品需進口外,其餘九成以上是台製」。「邱氏巧克力」有生巧克力、黑巧克力、苦甜巧克力、焦糖巧克力等七種口味,邱銘松計畫未來乳製品也用台灣貨,成為「完全台版巧克力」。

目前國內業者多半是進口巧克力磚再加工,像邱銘松從種可可、製作巧克力到賣巧克力,可能是「台灣第一人」。目前邱氏巧克力只在他開的「邱氏咖啡店」買得到,一盒一百七十公克生巧克力售價四百元。


台灣為何沒有提倡橡膠栽培?

以下是小喵去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找到的資料:

橡膠樹屬大刊戟科三葉膠屬的熱帶作物,生長需高溫多雨的環境,其產地多分佈在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台灣於日治時期,自巴西等國引進橡膠樹數十個品種在嘉義植物園栽植觀察,目前已成林。
天然橡膠因具有良好的彈性、絕緣性、可塑性以及隔水隔氣、抗拉和耐磨等特點,廣泛運用於工業、農業、國防、交通、運輸、機械製造、醫藥衛生和日常生活等用品,其中以交通運輸用的輪胎最為廣泛。
天然橡膠已經成為國際上一種典型的熱帶期貨農產品,其價格波動極為頻繁,市場風險高。從膠園生產、加工到市場交易,涉及農業、工業及經貿等專業領域。因此,為達到相當之經濟規模,東南亞國家膠農個別經營之橡膠園規模一般都在一百公頃以上,而國內農地成本高,且無下游加工業等出口通路,經營不易。
橡膠樹一般在樹齡5-7年後開始割膠,可採集25-30年,一年四季都可採割,但其產量隨季節而變動很大。夏季高溫採集量高,秋冬季產量甚低,台灣秋冬季節長,收割量難與盛產國相比。橡膠採割全靠人工,以國內之高工資條件下,除了增加勞務等直接成本外,還包括土地、運輸等高昂費用,與國際市場競爭處於不利的地位。


認識菸草在台灣的歷史延革:

台灣的本土種菸草,大致上可分為高山種與平地種兩大類。 

   根據推測,高山種是在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由航經台灣的西方商船隊所傳入。而平地種菸草,則是於十七世紀時,由中國東南沿海的漢族移民所攜來。不論是高山或是平地種菸草,至遲十七世紀開始,菸草開始進入當時台灣住民的常民生活之中。 

  在某些原住民傳說當中,菸草是原住民和異族人交易時所發現到的奇珍異寶,初次見到菸草的原住民,深深訝異為何異族人類口中居然可以噴出煙與火,慷慨的異族人便將菸草贈送給原住民。另外一些原住民傳說告訴我們,已經過世的本族人為了安慰服喪中的親人,便將自己化身為菸草,特地托夢告訴親人,向親人們介紹這種可以「忘憂解悶」的植物。 

  在排灣語中,菸草叫做Tjamaku,煙斗稱作Qungtsuy。在傳統排灣人的生活中,各戶家屋旁邊都會種植菸草,這是一種隨處可見、隨手可得的植物。當菸草成熟之後,便可採收並且陰乾儲藏;等到要抽菸時,再把菸草揉碎放入煙斗當中。排灣族的煙斗,又可以分為煙管與斗部兩個部份,煙管多半用劍竹等植物製成,雕飾較少;斗部則多半以木頭製成,常常有人面或人體等雕刻圖案,極為精緻。中央研究院歷史文物陳列館,就典藏有排灣族煙斗。煙斗斗部宛如一隻向四面八方伸出肢爪的章魚,蘊涵了豐沛的生命力與美術創造力。而煙斗,除了供作自己吸菸之用以外,同時也是傳情達意的工具;排灣族男子會製作精巧的煙斗,並且把這些煙斗贈送給心儀的對象,以求博得心上人的燦爛微笑。 

  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西方與日本的人類學家深入原住民部落時,他們發現菸草幾乎已經是台灣原住民族生活中的一部份。1895年日本領台。殖民政府為了蒐集關於原住民部落的資訊,特別要求警察部門以高價向原住民收購菸草,並且趁機打探原住民部落關於槍械、軍火等相關資訊,作為往後以武力征伐原住民的情報參考。 

 1920年代中期開始,總督府專賣局開始准許台灣漢人農民種植菸草,而漢人挾著遠較原住民龐大的資本動員能力,很快就在菸草的經濟栽培上趕過了原住民。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隨即沿用了日本殖民體制下的菸酒專賣制度,並於1946年公佈《台灣省菸草專賣規則》,於條文中明文規定『菸草非經專賣局許可,不得種植、輸出、輸入或移入第二條』、『凡未經許可私自輸運菸草、試種菸草、製造菸草、販賣或藏匿菸草,處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之罰鍰,並將犯案之菸草或原料機械等物沒收之第二十五條』。因此菸草的種植至此也就被管制在台中、嘉義、屏東、花蓮、宜蘭等五個「菸區」宜蘭菸區已於1962年撤銷,逐漸成為我們今日所熟知的菸酒公賣制度。 

  在1949年之前,國民政府的台灣原住民行政可以說仍舊處於摸索階段,原住民在菸草種植上亦保持了一定的能動性。但是在19545月所公佈的《取締山胞私菸酒辦法》,首度針對原住民的菸草種植進行限制,規定『山地同胞每戶每年得在住宅周圍空地種植菸草300株,但不得設置乾燥室或利用乾燥室乾燥菸葉,並不得製造紙捲菸,僅能以傳統土法製造,其品種限於山地番菸』。後來,又有公賣局的「特製芙蓉菸絲」、「保林菸絲」等品牌大舉入侵,於是部落中人逐漸捨棄了傳統菸草的種植與使用,轉而成為山地物資供銷處與雜貨店的常客,菸草的私人種植至此正式消失,而部落的菸草文化亦宛如裊裊香煙,隨風而逝。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典藏的煙斗,也就為幾乎逝去的台灣原住民煙草文化,留下最後的見證。

吸煙有害身體健康 未滿18歲請勿吸煙 

以上資料

http://digiarch.sinica.edu.tw/content.jsp?option_id=2441&index_info_id=344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ttlemiao2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