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下午3點多,天氣陰雨綿綿.
有隻喵喵毅然決然的穿上雨衣,
騎上ㄅㄨㄅㄨ咻咻ㄉ來到文化中心.
能讓懶喵願意冒雨出門的是何許人也?
就是這個囉:
左一起:林炯宏先生/邱中均先生/廖振淦先生
出門時雨還挺大的一到目的地就變小了.
說真的我還是第一次知道這裡有藝文活動資訊.~~莫非前陣子整修就是為了裝這個?
這造型讓我想到樂天爺送我的一個LED燈手電筒耶......
抄近路 !
自從老爺從"文化中心畢業"小喵就很少來這裡了.
文化中心的開放時間,至於展覽則是09:00~17:00
登上二樓的陶藝展,展示空間比小喵想像的寬闊,
感覺得到文化局對創作者的重視! ^^
因為是三人聯展,所以展出作品數量相當可觀,
從二樓起到四樓都是三位陶藝師的展示場.
當天在現場駐守的邱中均先生.
一開始小喵還以為他是文化中心的工讀生啊,因為~超~年~輕的.
當他遞名片給小喵並自我介紹的時候,
真是嚇我好大一跳.印象裡的大師可不記得有這麼Baby Face的耶.
原本邱先生提議要幫小喵導覽,
不過小喵想先看過一回把想拍的照片先拍好,就婉拒他了.
其實不是小喵對陶藝有所研究,
這個先看作品再聽解說的習慣是高中在社團老師講畫時養成的.
簡單講,用自己的眼睛與感官直接去記錄對藝術品第一印象,
好的作品其實不用言語就能用自我存在向觀賞者傳遞創作者的意念.
所以呀,捧油們看展覽其實不用想太多,
只要您對作品有共鳴就大大方方的走進去盡情欣賞.
等到有一天看出點端倪來,
自然可以更進一步自己找點相關的書來看或上網找資料增加知識.
久而久之會養出心得,
也養出屬於自己獨有的見解.
即使,您沒有想要成為業餘專家,
純粹做為興趣,我想藝術創作者也歡迎您.
自以為是低說這些,其實是希望大家能多多前往觀賞這些青年創作者努力的成果.
之如揮汗練習體育的運動選手一樣,
任何領域的創作者在未成名前付出的辛勞煎熬往往超出我們想像.
幸運者還有家人支持,
但孤軍奮鬥的大有人在.
(圖內器皿為插花用的花器)
實用與裝飾兼備的花器
也是花器,
小喵蠻期待它與花卉結合後會共同營造出什麼意象.
從文建會提倡文化創意產業(簡稱文創)以來,
陶藝被列入重點發展對象.
(花器?或茶具? 或者您可以想出多樣的使用方法?)
家裡有唸小學孩童的家長應該有印象小朋友下課帶回家的美術陶藝作品吧.
此外像鹿港老街販售的改良後輕巧型花器(大小約比雞蛋小一點)
也是從這政策衍生而來的.
不知道收藏這一櫃新台幣代價多少?
你看不到我你看不到我.......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幾人?
那個影子不是阿飄,是.我.
看展的這天,小喵約拍完2樓的照片後就和邱先生及他的父親坐下來聊天.
看展這些年還是第一次面對面和作品的創作者對談交流.
新鮮又增加見聞是我在將近半小時的閒談裡的收獲.
感謝親切的邱爸爸邀請我喝茶(是邱爸爸他們自備在現場的)
將來我再去參觀其他展覽,
除了欣賞拍照外也會試著鼓起勇氣去向創作者發問.
本文PO出來是星期六,
據邱先生告訴小喵的訊息,六日兩天三位陶藝家都會在現場.
所以有意願前往看展的捧油可利用機會
聽聽三位年輕人是如何走進這個領域/他們的創作理念/對於將來的規劃.
此外, 小喵拍的照片以自己比較喜歡的為主,
莫約1/3的作品沒有入鏡.留些想像空間給捧油們去親自欣賞囉.
三樓展示場一角.
有興趣收藏這些陶藝作品的捧油可以直接向三位詢問.
小喵的乾媽很喜歡收購陶瓷藝品,整整買了兩大貨櫃.
多數都購自於日本.應該要打電話找她一起來看展的.
這鏡頭帶出來的視覺效果令我想起曾經看過的宋代官窯陶瓷.(見下圖)
看著渲染的釉色,我一直很好奇它在中國陶瓷藝術裡的發展歷史(歷史人的症頭)
這本總買不下手的書我決定加入本月書單了.
圖源博X來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88923
圖源博X來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88923
靈光一閃這樣拍,果然有趣.
這些瓶瓶罐罐讓我想起小時候看古裝戲"客棧的小酒瓶"
禪味一點.
(又忘了問:在長青大學教授水墨畫的邱爸爸,這背景是不是出自您的手筆呢?)
也許是文建會的政策推廣成果顯著,
現在想要辦展/看展普遍比過去容易太多,
像是小喵回家路上就能順道走一趟台中港區藝術中心,
常去的鹿港也幾乎一年不斷有個展在舉行.
雖然國內的文藝風氣成熟度離國際還有一段差距,
但是小喵倒相信只要目前的情況能穩定持續下去,
文建會希望每個國民晉身"文化公民"的理想是有機會實現的.
所以捧油們,偶爾抽個空到您居住的城市去看看展吧,
帶著孩子/牽著另一半/扶著爸媽,找一個大家有興趣的展參觀,
既能增加休閒情趣又能支持文化創意產業,
我想會比去擠假日的百貨公司or遊樂園來得舒適愜意喔!
留言列表